徐波是上海人,80年代学习法语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就此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从他的言谈中,既能感受到中式的儒雅与法式的随性,从黄浦江到塞纳河,45年里他从一名外交官,再到中法间的“文化摆渡人”,一直致力于中法之间、特别是人文领域的交流互动。他认为,不同文化之间要有持续不断地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而只有更好地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合作。强调文化多样性,强调中法、中欧的文化对话,对致力于一个多极世界、致力于稳定发展的世界至关重要。
据古籍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近代,很多地方也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这是人们用一种更为常见也是更为方便的形式送暑迎秋。(完)
为了让参赛者在世运村内以礼为媒,充分感受成都深厚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创意表达,由成都市文广旅局牵头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下属新闻国旅公司打造的“成都礼物”展销场景,在世运村商业休闲区亮相。开村以来,便迎来了“买买买”的外国运动员们。
当天下午进行的另一场比赛中,黎巴嫩队1:0战胜柬埔寨队。根据赛程安排,中国队将在8月8日、10日分别对阵柬埔寨队和黎巴嫩队。(完)
2014年初冬,德昌县快递网点在寒风中开张,一个负责人,一个仓管员,一个快递员,日收派件加起来不过几十单。“永远记得11月1日开业当天收到的第一个快递是玛卡,这是一种当地特产的高原植物。”当时的仓管员冯永春回忆,他们常守在门口翘首等快递,也有老乡围着快递车好奇张望:“这铁盒子真能把核桃运出大山?”而站点唯一的电动三轮车,常常载着几个包裹在盘山公路上孤独前行。
那是更温暖的注脚、更深厚的联结,随着快递在乡村脉络里延伸。在团队中,有快递员绕道十五公里,给高血压康复村的老人捎降压药。彝族阿婆站在路边,等待着快递小哥送来包裹,教会她和城里的孩子打视频电话,临走时塞给他几个还温热的煮熟的洋芋。
如今这座驿站吞吐的,早已超越包裹本身——它输送着深山对远方的向往,传递着城市对田园的眷恋。当彝家姑娘用直播镜头对准草莓田,当瘫痪老人通过网购坐上电动轮椅,当冷链车在盘山公路划出银色轨迹,深山与大海在快递单上相逢的刹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便随车轮无限延伸。
首场上演的舞剧《雷雨》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为出品单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制作出品,这部舞剧将经典文学作品用舞蹈语汇对曹禺的《雷雨》进行“二次创作”。由一级编导赵小刚担任总编导,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山翀担任艺术总监并特邀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