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化推动全量减废。上海建成15座垃圾焚烧设施,每天可“吃掉”2.8万吨垃圾并转化为清洁电力;到今年年底,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将提升至1.1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集中设施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3.9万吨/日。
促改革、拓市场、稳订单。近段时间,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明确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国家外汇局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资金结算;海关总署等三部门进一步规范和降低航空口岸综合物流成本……更多务实举措陆续推出,护航外贸多元化布局。
商品消费方面,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截至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服务消费方面,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近日,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文章引发关注。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这位律师认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回顾上半年中国经济所遭遇的种种挑战,无疑是经历了一轮高强度的压力测试,外贸领域首当其冲。面对关税战等外部压力,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仍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民营企业扮演了关键角色,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达到了57.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3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
饮食的顺序也很关键:要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主食。同时,尽量不边吃边玩或看电视,专注进食能更好地感知饥饱状态。
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含金量”“含新量”持续攀升,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我国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东盟已连续5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
白兴发:在印度、日本、西班牙等国均有以火狂欢的习俗或节庆。每年4月在印度杜尔迦神庙前,数百名信徒通过赤裸上身互相投掷棕榈叶火把,以表达对尚武女神杜尔迦的敬意。其间,人们会通过火中跳舞向火神献祭以获得庇佑,祈求消灾避祸、风调雨顺。如希腊圣彼得节的火舞仪式,身穿传统服饰的当地民众会在鼓点与歌声中,赤脚在燃烧的木炭上奔跑、舞蹈,以此洗净罪孽获得神灵祝福;太平洋岛国斐济则通过“走火”(在燃烧的石块行走)民俗,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能与祖先的灵魂建立联系。火中跳舞是勇气与信仰的具象化表达,这与云南一些彝族地区象征着跨越困难、迎接美好生活的“跳火把”(从燃烧的火把上跃过)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