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沈阳市北陵公园,连片荷花亭亭玉立。湖心舞台上,皮影戏+戏曲表演,正在讲述荷花仙子与书生的古老传说,创新的演绎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初的两次整修,让古老的街区重现飞檐斗拱;2024 年“微更新”工程后,天津民俗博物馆与天后宫连成一片,成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典范,更令人惊喜的是“津港印象”展示体验项目的落地——2024年,在天津建卫620周年之际,“津港印象”在古文化街落成运营,该项目融汇海河文化与漕运文化,在古文化街这片历经历史浸润的土地上记录下天津港口和城市发展历程,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天津从漕运码头到现代海港的变迁,成为展现河海文化与港产城融合的一扇窗口。彩色集装箱服务台旁,游客正操控模拟码头设备;在负一层的沉浸式影片里,漕运码头与现代港区瞬间切换。“原来天津港和古文化街早就是一家人。”一位游客的感叹,道出了河海文化的当代共鸣。
持续深化制售伪劣肉制品、殡葬领域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消费领域侵权假冒等犯罪集中领域专题整治,侦破案件1.04万起;
早上9点,家住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的沈扬,走进家门口的书房市集,先买了块刚出炉的烧饼,又在Manner咖啡打了杯拿铁。这样的“早餐动线”过去是不存在的。以前想喝咖啡,要么点外卖,要么步行一公里。如今,一只自带杯既装下了便利,又装下了他对这个新菜场的好感。
餐厅里顿时忙乱起来,这时一名11岁的小女孩迅速走到被卡女子身后,双臂环其腰腹,节奏精准地连续冲击上腹。30秒标准动作,卡在气道的三粒珍珠都吐了出来。
今年依然如此: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优惠券,新设“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首次在户外开设“阅界夜市”,首开乌镇分会场联动景区,首设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相结合……
“现在约20%的摊主都是90后了。”郁红梅介绍,年轻人的加入也让古荡菜市更添新活力和新气象。菜市场通过经常举办各类服务活动,不但留住了老街坊,也吸引了新群体。
本届赛事共设U6至U13、U15、U17共10个组别,共有9个国家、430支球队、6000余名青少年齐聚沈阳,同场竞逐、切磋技艺。其中,国际球队分别来自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