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长岗坡为主题的系列文艺创作在罗定启动,数十家权威机构代表与专家、学者、艺术家参与其中,致力于以光影艺术再现“人工天河”的故事。历经半年精心打磨,《情系长岗坡》等作品正式亮相。
马兰村内的晋察冀日报社旧址保存完好。狭窄的小院里,机房、排字印刷室、电讯收发室等,再现了80多年前办报的历史场景。排字印刷室墙壁上挂着一张邓拓签字的《公证状》复印件。“当年条件很艰苦,报社打算在村南建办公场所,老百姓拿出木料、钱踊跃支持。《公证状》就是报社为感谢村民写下的。”梁林江说,报社转移时,所借物品都还了回去,一针一线都没拿。
7月18日,随着最后一次爆破完成,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5号支洞顺利贯通。滇中引水这一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建设新节点。
这趟列车是今年江西开行的第二趟“赣超”专列,堪称移动的球迷俱乐部。刚上车,列车上准备的助威包就引发大家一阵欢呼,荧光棒、小喇叭、润喉糖,助威装备一应俱全。载着1100多名球迷的车厢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当被问及支持哪支球队时,球迷的答案整齐划一。
长岗坡渡槽被誉为“南粤红旗渠”,始建于1976年,全长五千二百米,由建设者们肩扛手凿、用血汗铸就。它的建成,将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润泽二十余万亩良田,保障了五十五万民众的生产生活,彻底终结了罗定“十年九旱”的历史。如今,这座“人工天河”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南粤儿女战天斗地的奋斗记忆,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2012年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多。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到2024年,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民航局了解到,7月我国民航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总体运输规模进一步扩大。
除了国际航线网络的短板,乌鲁木齐也缺乏国际顶级航司入驻。国泰航空凭借座舱、餐食、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建立起国际品牌形象,常年与新加坡航空、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这样的顶级航司保持同一水准。通过国泰开航,乌鲁木齐有望在国际市场引起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