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陈平还强调,此次入选的“羊城八景”是广州主动进入全球语境、参与国际文化表达的一次系统性尝试。它是面向世界讲述广州的“关键词索引”,是连接地方文化与国际语境的“对话中介”。
2022年,“农大778”刚推广不久,留意到新品种口碑不错,纪明立和乡亲们试种了约500亩,“株高合适,抗锈病,而且穗大、产量多。”紧接着,2023年1100亩,2024年1400亩,亩产都能稳定在1600斤左右。如今,合作社流转、托管的玉米地,用上新种子的超过2000亩。
知识产权只有用起来,才能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动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系统性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解决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等众多政策支持,从加强政策激励和提升专利质量两方面着手,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让更多知识产权成果走出“书房”、走进“厂房”。
“你记着:肥水跟上,玉米壮了,抵抗力自然就强。还有,如果只是这几株有斑点,范围不扩大,就不用管它。要是发现蔓延的苗头,再上点药,来得及。”郭军边叮嘱,边拿出本子写下注意事项。
拨动年轮胶卷,回望千年商都弧光。从明嘉靖到清道光,广州黄埔港始终是中国茶叶出口最重要口岸。走进广州茶博馆,“茶和世界”主题展览呈现。一至四层分茶生南国、茶传四海、茶撼世界三大内容,以茶叶介绍、精品展览、展品陈列、仿真雕塑等,打造中国茶叶文化百科全书。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建立稳定、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坚实基础。”洪秀敏建议,优化完善普惠托育服务经费支持机制,一方面,尽快完善普惠托育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督促各省区市指导普惠托育机构,结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照护需求和运营成本差异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及时跟踪评估,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普惠托育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普惠托育机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