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2011年的“羊城新八景”评选,以860万张公众投票、28国华侨参与,创下千年未有的规模。彼时,羊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八景便以“塔耀新城”定格珠江新城的天际线,用“科城锦绣”命名科学城的产业星河,让摩天楼群与科创基地在市民传唱中化作时代图腾。
“欢乐”是长隆呈现给世界的一张烫金名片。这里,是广州向全球绽开的活力笑靥;这里,是文商旅体融合的潮玩样板。“欢乐”在这里集聚,“欢乐”在这里迸发,“欢乐”释放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澎湃活力。
当晨曦初镀层云,专家们登上越秀山巅。镇海楼下,明砖清瓦间沁着岁月沉香,古木盘根仿佛与南越宫署柱础在地下相握。一位专家不禁感言:“新景评选绝非再造空中楼阁,而是让越秀山的王气与烟火气在新时代继续吞吐流转。”
两千年前,南越王宫的编钟在这里敲响第一声宫商。粤剧的水磨腔最耐品,那拖长的尾音,像极了珠江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站在北京路古道遗址,脚下数朝历代的道路恰似老倌开腔,层层递进……
带老外逛山西,文化碰撞是常有的事。他们吃不惯麻花,觉得口感像“硬纸板”;看到蹲厕就犯难,说“亚洲蹲是世界级难题”。我慢慢摸索出窍门:吃饭避开麻花换刀削面,提前选好有坐厕的餐厅,还带他们体验剪纸、拓印,让指尖的温度消解隔阂。有次带团遇上朋友结婚,我大胆带外国客人去观礼。当他们看到中式接亲的热闹场面,看到红盖头下新娘的笑靥,眼里的好奇与惊喜,比任何赞美都动人。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来的真诚期待。
“十四五”期间,朱道义所在公司进一步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以数字赋能对接12345、网格化平台工单系统,使作业更加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