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报告显示,全球脑机接口企业数量已突破80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和中国。我国相关企业呈现出集聚态势,近七成企业集中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在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尝试。《意见》提出,加快人形机器人在特种环境应用,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并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家政等民生领域服务应用。部分地区已展开先行先试,如北京尝试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产线及汽车超级无人工厂,上海启动运行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互联网安全大会上指出,数字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新家园,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的挑战是全球性的,单打独斗无法应对。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指出,在面对长期风险,特别是管理可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智能体时,要转向“内生安全”的新思路,即从“让人工智能变得安全”(Make AI Safe)迈向“打造安全的人工智能”(Make Safe AI)。前者是后置性的安全补丁,缺乏敏捷性和韧性;后者则强调安全的内生性和原生性。
预计,8月13日8时至14日8时,黑龙江中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江苏北部、云南西部、广东东部、福建东部和南部、西藏南部、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东南部、广东东南部、台湾岛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台湾岛东部和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9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