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参政党的主张中包含建立国防军、拥有核武器、尊重战前日本的主要教育文件《教育敕语》等非常危险的元素。如果选民能够冷静理解这些问题,下次选举时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可能会保持议席,这对在日外国人来说将是一段不安的时期。
“这是对我的重要鼓舞,让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与孔子学院的中方老师们相互信任,真心向彼此学习,这也影响着我们身边的师生朋友,友谊的涟漪汇成相互理解的浪潮,这也将惠及我们的社会,推动希腊与中国的交流。”罗兰说。
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安全属于中央事权,一切国家安全工作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都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制胜法宝。近年来,通过出台《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等,从制度体制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这里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是“四风”顽疾的突出表现,在受处分党员违纪行为中占比较高。今年上半年,全国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29997起,占查处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53.3%。
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保障人权自由。在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准绳开展国家安全执法、司法等相关工作。国家安全法既是授权法,也是限权法,体现了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重要法治理念,反映了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如何处理国家安全与人权自由的关系,是各国开展国家安全立法、执法和司法的重点难点。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科学处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鲜明特征。
澎湃新闻:在参议院选举中,参政党提出了“日本人优先”的口号,并得到了一些民众的响应,您认为这与欧美的民粹主义和反移民潮流有关吗?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地位牢固确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国家安全法的起草制定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安全立法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法律化、制度化,赋予其长久法律效力。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世情国情的变化,国家安全法对“国家安全”作出了清晰明确科学的定义,这在世界各国安全立法中是少见的。我国法律上的“国家安全”概念涵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包括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海外利益、深海、网络、人工智能、数据等多个领域,既突出重点,又兜底强基。十年来,随着国家安全法的全面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工作各领域得到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作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地位牢固确立,对做好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