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荔湾胜境”以揭盖复涌后的荔枝湾涌为核心,代表荔湾入选“羊城新八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荔湾城市名片也在更新迭代。
一景一故事,一步一千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表示,“羊城八景”评选让岭南文化绽放新彩,让城市乡愁可触可感,让广州这座“英雄之城”“活力之城”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创新之魂,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闪亮名片。
我们必须找到能更密切合作的方式,还要相互倾听和尊重。现在的问题是,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而不是尝试联手。这也是我与中国人做生意时印象深刻的细节,我遇到中国商人,经过交谈后,他们会立即问:我们一起能做什么生意?这很有趣。
随安徽农业大学2025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的,还有以小麦、茶叶、海棠、银杏、玉兰等代表性种子为设计元素的文创礼品,寓意“种子的‘芯’愿”,期冀青年学子如破土的种子般茁壮成长,成为“强农先锋、社会英才”。其中,小麦种子元素灵感来自该校选育的以“安农98”为代表的系列小麦品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分别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改变生产生活,释放出澎湃活力。在四川,走进制造企业的智能车间,人形机器人连续3小时零失误完成料箱转运任务,并加快向物流、康养等更多场景延伸应用,让人感叹“未来已来”。在山东,人工智能大模型工厂正在高效产出智能体,以“前店后厂”的模式推动智能技术快速落地。通过建设语料中心、训练中心、评测中心、集成中心等标准化流水线,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本,缩短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范围落地的周期,为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在上海,轻量化“AI+AR”智能眼镜投入试用,仅重40克,还具备实时翻译、环境感知等功能,为弱势群体带来便利。这些亮眼数据和生动场景,正是人工智能加速推动经济形态由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跃迁、重塑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
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赋能生产、流通、消费等重点环节,提升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在消费端,用大模型对用户意图进行仿真模拟和深度理解,可以支撑个性化供给与精准匹配,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与消费体验,并催生数字人直播、沉浸式购物等新业态新场景。在生产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流程优化、资源调度等环节,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服务业降本增能。例如,在制造流程中引入智能算法进行任务分配,在客服环节部署智能响应系统,在营销推广中利用智能投放平台实现广告精准触达,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推动编程创作等任务的人机协同,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通过强化数据驱动、提升智能赋能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优化结构、增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