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生活垃圾“三增一减”成效明显,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947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1.9吨,湿垃圾日分出量8811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387吨,与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相比,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日分出量分别增加1.96倍、13.4倍,湿垃圾日分出量增加60.8%,干垃圾日清运量减少15%,43.6%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居全国前列。
在徐汇区城运中心,垃圾分类综合监管平台如同“智能管家”,实时监控投放、处理等环节。安装在智能化垃圾箱房上的探头一旦检测到垃圾装满,就会把提示信息推送到巡检系统小程序和管理员手机上。
今年上半年,处分省部级干部30人,厅局级干部1876人,县处级干部1.5万人,乡科级干部5.1万人,一般干部5.5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29.8万人。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城市是一个主要载体。总书记曾说:“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
以智能化赋能全程管理。试点推广现代化投放设施,物联网传感器自动监测、人工智能摄像头抓拍等,让垃圾分类迈向“智能管控”。今年,上海将建成至少25条智慧收运线路,让投放垃圾更便捷;湿垃圾运输处置实现智能品质监控,促进垃圾分类更到位。
走进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大屏幕实时跳动着土壤温湿度、肥力指数等数据。哪里有情况,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