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纪念活动由澳大利亚主要华文媒体《澳洲新报》发起主办,旨在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年来的历史进程,弘扬人类对和平、尊严与自由的共同追求。
产业快步向前,合作氛围也持续升温:2024东北亚跨境电商对话会、中韩产品展等活动接连登场,珲春、延吉综试区与中国电子商会、Ozon、Temu等多家商协会及平台深度对接;珲春畅达电商与WB签订物流协议,延吉携手宁波企业帮10余家企业搭建多语种网站。更有3个案例入选全国新电商创新案例,实力圈粉。
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正在建设;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水电站正发出澎湃绿电;全国高海拔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机组正迎风转动……这里是青海,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也是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7月15日,榕江县委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榕江的同胞们发出了一份邀请函,诚挚邀请“亲爱的战友们、朋友们”,7月26日相约焕然一新的榕江。
大巴车开在高速上,从窗户向外看,不时就会有“大号风扇”从山坡上“露出头”;走进村里,家家房顶上都装上了光伏板……看到数不胜数的清洁能源设备,记者心中不由琢磨,如何对大量、分散的发电设施进行有效管理?清洁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如何有效掌握它们的发电情况?
“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这回答的是中欧如何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中欧更应坚定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欧经贸关系体量巨大,出现一些分歧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加强沟通、聚焦合作、妥处分歧。“相互依赖不是风险,利益交融不是威胁,提升竞争力不能靠‘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降依赖’不能减合作。”这是对眼前挑战的理性回应,更是对中欧经贸合作行稳致远的智慧引领。
“利用算力进行碳足迹的溯源,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帮助企业出海。”周冀告诉记者。根据绿电溯源结果,该中心为出口型企业建立全流程的碳足迹数据库,并出具绿色算力使用证明,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也有助于青海将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新加坡歌手郑琡霏以一曲《Be the 1》带热全场氛围。她在表演结束后受访时表示,“我非常享受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我感受到了成都的活力与魅力,我会将这座城市推荐给身边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