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初的两次整修,让古老的街区重现飞檐斗拱;2024 年“微更新”工程后,天津民俗博物馆与天后宫连成一片,成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典范,更令人惊喜的是“津港印象”展示体验项目的落地——2024年,在天津建卫620周年之际,“津港印象”在古文化街落成运营,该项目融汇海河文化与漕运文化,在古文化街这片历经历史浸润的土地上记录下天津港口和城市发展历程,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天津从漕运码头到现代海港的变迁,成为展现河海文化与港产城融合的一扇窗口。彩色集装箱服务台旁,游客正操控模拟码头设备;在负一层的沉浸式影片里,漕运码头与现代港区瞬间切换。“原来天津港和古文化街早就是一家人。”一位游客的感叹,道出了河海文化的当代共鸣。
“我对全队今天的表现满意,因为赛前我们定的目标是‘保一金争四金’。”中国队武术散打项目教练李杰表示,武术登上世运会赛场,是向全世界推广这一项目的好契机。“我相信武术的明天会更好,更期待它能早日进入奥运会。”
成都世运会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它和往届世运会相比有何不同?
除了优化环境布局外,新崇菜在品质内容上也更加用心。市场里不仅有六必居、稻香村这样的传统老字号,更有像来一葫这样年轻人喜爱的养生饮品牌。开业之前,新崇菜运营方专门做了调查,了解周围居民的口味和需求。“我们到周边多个社区调研,采纳了居民的建议,让老字号回归,也邀请新品牌入驻。”袁鸣表示。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非遗文创集市,非遗手作体验、文创摊位的人气旺盛,荷花主题系列文创持续热销。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互动、特色餐饮与主题文创的巧妙串联,公园形成了“观演+互动+消费”的链条,不仅丰富了公众的夏夜生活,更让“避暑经济”释放出城市夜经济的新活力。
越南学生阮英书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越中两国青年应携手传承“同志加兄弟”的情谊,加强在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共同开创美好未来。(完)
早上9点,家住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的沈扬,走进家门口的书房市集,先买了块刚出炉的烧饼,又在Manner咖啡打了杯拿铁。这样的“早餐动线”过去是不存在的。以前想喝咖啡,要么点外卖,要么步行一公里。如今,一只自带杯既装下了便利,又装下了他对这个新菜场的好感。
韩国政府和主要企业转而扩大从越南、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供应商的采购。据越通社报道,越南工贸部部长阮鸿延今年2月访问韩国,会见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长安德根,就加强越韩贸易和工业合作交换意见。访问期间,阮还会见了韩国电力公社(KEPCO)、斗山能源公司(Doosan Energy)等韩国大型能源集团领导。韩企表示,除电力和能源合作,他们对与越南开展稀土开采合作也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