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了解,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的通知时,明确提出消费品牌评价机制,将围绕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文化赋能力等方面开展。
历史曾在新县写下苦难,如今又赋予其“新生”。新县深入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红色产业做大做强、红色文化传承厚植工程,提振老区发展“加速度”,使新县成为一个真正的“新县”。
商品消费方面,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截至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服务消费方面,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向“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开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清单事项数量缩减至106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为民企发展提供坚实法治护航;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同心协力,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破壁垒、疏堵点、强保障,改革向纵深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截至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
7月18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十四五’以来,商务部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2024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吸纳就业1.35亿人。今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农村,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开展“千集万店”改造提升,累计改造县乡村各类商业网点15.5万个,超过95%的行政村能享受快递直达;在城市,建设35个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商圈、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超过1.25亿居民;流通网络更加健全完备,在40个城市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冷库总量2.53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2.9%、80%。
今年2月,上海市人社部门进一步扩大评价资源供给,遴选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备案成为社会评价机构,将面向社会各类劳动者开展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