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杨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点进一个拥有100多万粉丝、资质认证为“××医院皮肤科××医生”的直播间,发现该医生博主主页资料显示为男性,但直播出镜的却是一名女性。对方在直播间自称是××医生助理,并通过一系列话术将直播间的用户引导至另一个无资质认证且粉丝量较少的普通账号,称该账号为专门的客服号,负责和用户一对一沟通,并让记者添加“医生”的社交账号进行付费咨询。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不仅仅是人形机器人,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在深圳“机器人谷”,上游企业的触觉传感器可以直接供应给一街之隔的整机厂商,3D视觉企业的仿真数据能实时输入旁边大模型企业的训练系统,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提升。
记者从四川省气候中心了解到,6月10日至17日,是今夏四川第一次区域性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合江,达到40.7℃;第二次区域性高温天气在7月14日至17日,全省1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中,有122站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有55站超过39℃,日最高气温出现在渠县站:7月17日达到41.6℃。而这一数字,在第三轮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中,又被刷新。
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个性,是点翠大蟑螂走红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日时送人很普遍的东西,可能过个几年就忘了,但如果收到一只‘大蟑螂’,对方可能会记一辈子。”月月说,点翠大蟑螂除了工艺上有传统文化属性,还很好地满足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网友还普遍有点叶公好龙,这个‘蟑螂’如果不是真的,它的配色又那么漂亮,还真的挺喜欢。”
在老人听得心惊胆战之际,“专家”适时推出所谓的“最新科研成果”,信誓旦旦宣称“几个疗程即可去根”“无任何副作用”,并辅以大量“患者”现身说法的“治愈”故事和“权威机构认证”。更让老人深信不疑的是,对方反复强调并展示药盒上醒目的OTC标志,将其包装成“国家认证”“安全有效”的证据。“专家”还营造出名额有限、优惠即将截止的紧迫感,催促老人“抓住机会”“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几轮“健康讲座”后,张昕的父亲彻底被话术攻陷,对“专家”深信不疑。
事件也引发了业主对房屋建设验收环节的强烈质疑。有业主认为,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应在设计时考虑解决方案,却最终出现违规切割梁体钢筋情况;监理单位深圳市邦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对如此重大结构变更未及时叫停,存在明显失职;项目于今年3月完成的竣工验收(含精装修验收),5月完成了精装修交付验收,在如此普遍且严重的质量缺陷面前,真实性和有效性存疑,涉嫌验收造假。
张昕曾根据父亲提供的“专家”姓名和所谓任职医院的信息,向该医院官方渠道求证,得到的回复却是“本院无此医生”。但就是这样的“伪专家”,却让张昕的父亲深信不疑,出现头疼脑热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医院,而是在直播间里“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