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盛夏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4000多亩沙地玫瑰迎来盛花期,粉白色的花朵在沙地中竞相绽放,形成一片浪漫花海。
据介绍,各省级广播电视台及所属新媒体、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还将在重要时段、重点栏目、重要位置开设“山河见证”专题、专栏、专区,播出相关采访报道、视频节目,在黄金时段、重点栏目、重要专区展播抗战主题优秀纪录片、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完)
产业电商激发转型新潜力。商务部指导20余省市、主要电商平台举办超280场产业对接,覆盖超2200家次企业,达成2万多个合作意向。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6月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17.2%、7.3%、6.2%。“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到36个,与肯尼亚、孟加拉、埃及签署电商合作协议。“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10余项创新成果,“一次申报、双边通关”拓展交互信息至跨境物流,与欧盟月传送量增至3万票。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宋代诗人方回对大暑时节又湿又热的天气发出无奈感叹。为应对三伏天的酷热,大暑节气民间流传着各种特色消暑习俗。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的人们会饮伏茶、吃伏姜,来祛除体内的湿热。福建、广东等地的人们会将仙草晒干后与米浆一起煮熟,冷却后制成冰粉,让苦夏多一份甜蜜的味道。在华北、黄淮的一些地方,有喝暑羊的习俗,人们会将新收割的麦子制成馍馍,搭配一碗鲜美的羊肉汤下肚,浑身通透、神清气爽。
清代黄之隽有诗:“好因消暑供清赏,技巧惊人是偃师”,说的是西瓜不仅是用来吃的,还可以在瓜皮上雕刻图案。浙江平湖西瓜在明清时期被列为皇室贡品,民国引进“马铃瓜”声名远播,当地百姓对西瓜的热爱便超越了舌尖——瓜皮雕镂成灯,烛火映照纹样,竟成一方水土的消夏图腾。匠人将完整的西瓜表皮刻出山水、人物、花鸟,内置蜡烛点亮。烛光穿透瓜皮上细如发丝的镂空纹路,在夜色中投射出玲珑光影。
大暑时节虽酷热难耐,但农业生产却依然不能停辍。“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此时正是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的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高温多雨对水稻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民间还有“大暑炎热好丰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等谚语。
前不久,潘全在回访村民潘秀余时,收到了好消息。“今年初住院的报销下来了:总费用8万多元,基本医保报销4万多元,‘江苏医惠保1号’二次报销了8400多元,自费2万多元,减轻了家庭负担。”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