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多种创新活动,让伟大抗战精神真正成为浸润心田的时代力量。应注重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基层党建、国民教育、思政课教学、精神文明创建、文艺创作和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深入挖掘整理抗战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感人事迹,通过主题宣讲、专题展览、经典诵读、红色观影、知识竞赛、文艺创作和网络互动等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深化实地研学中,可以有组织地开展“重走抗战路”等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让参与者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悟精神伟力。在融入社会实践中,可以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人们在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体悟精神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家将学习感悟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把爱国热情熔铸为奋斗与成长的不竭动力。
8月4日电 据欧洲新闻网报道,葡萄牙内政部长玛丽亚·露西娅·阿马拉尔当地时间2日宣布,由于极为严重的高温天气加剧了葡萄牙一些地区的野火风险,全国自8月3日0时起进入警戒状态,持续至8月7日。
人才是第一资源。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增强城乡基层文化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能力的“关键引擎”和“知识载体”,是实现城乡基层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建立发现、认定、扶持机制,重点培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退休人员等“文化带头人”和“文化志愿者”,给名分、搭平台、予激励,培养造就一批本土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要落实基层文化专管员配备标准与待遇保障,建立基层文化人才管理标准和奖惩规则,探索“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模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和引导广大基层文化人才积极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城乡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围绕政策理论、活动策划、组织管理、数字技术应用、艺术普及、非遗活态传承等核心能力,开展常态化、精准化、实操性培训,开阔基层文化人才眼界。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比如,在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的扩张,在传统能源基地的用电结构中注入了“绿色制造”的新成分。在浙江,县域经济中的智能家电、跨境电商等产业,推动县级电网负荷持续攀升。在广东,数据服务用电量大增,支撑大湾区数字产业集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209家数据中心用电量35.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43%。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
广大青少年是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的崇高使命。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少年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创造辉煌成就的主力军。党的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井冈山时期,那些被称为“红军阿哥”的战士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四成……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更要让他们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深刻理解这种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为此,应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这些教育活动和基地要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以及英雄烈士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红色理想,赓续红色血脉,以先辈们为榜样,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