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自我发展、自我建设新动能,需要将构建多元协同的文化治理机制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同频共振,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赋予基层更多的文化自主权,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基层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民意征集与反馈渠道,推广“订单式”“点单式”服务模式,牵引优质文化资源畅达基层“末梢”,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要推动建立村(社区)级“文化理事会”或“文化协商会”制度,吸纳居民代表、社会组织、驻地单位、乡贤等主体参与决策、监督与评估,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主角。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受访专家表示,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后,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并明确“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释放出更大力度稳外贸外资的信号。
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于4月11日正式启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承担起讲好“羊城八景”新故事的使命,相关产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例如,为期5天半的“羊城八景”网络投票,吸引了1379万人次投票。
带团的过程,是帮助外国游客打破信息差、爱上中国的过程。在交流中,他们口中最常出现的词,是“方便”“安全”和“热情”。一位曾在中国工作过的意大利女游客兴奋地向同伴炫耀:“欧洲现在才推广移动支付,我十几年前就在中国用支付宝了!”另一位法国游客向我感慨:“在中国,手机挂在脖子上纯属多余!没有人会来偷东西、抢东西!”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民间交流是打破偏见的重要方式。这些反馈也让我愈发坚定:真实的中国,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天圆地方,所以筷子圆头入口;民以食为天,所以碗要端稳。”在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里,我向一群外国游客解释着筷子的哲学。那位美国游客拍案叫绝:“太妙了!这比米其林三星还有意思!”
云南考察期间,从小粒咖啡、茶叶到中药材、橡胶、热带亚热带水果坚果,总书记一一盘点当地特产。他说,这些特产都是你们的王牌,要继续把王牌打好。总书记进而强调,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