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某军港码头,悬挂中俄两国国旗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缓缓抵靠。中俄双方联合导演部成员、中国驻俄大使馆武官处、当地总领事馆工作人员等到码头迎接。俄方总导演表示,中国海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给这次联演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希望双方继续深化联合行动和友好互访,共同维护亚太地区海洋的宁静和安全。
根据规划,计划期间,马来西亚将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4.5%到5.5%,并在2030年成为高收入国家。规划设立特别旅游投资区,着力发展旅游业,力争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达到16%。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注重提供更加高品质、均等化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完善文化、娱乐和休闲设施,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在保障安全感方面,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最大程度降低各类灾害和风险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在共享发展方面,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让所有阶层和群体都能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印象分”不是一天就提高的。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变得更加积极、友好,是因为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以自身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世界发展的开放力量。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发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的时代强音;当个别国家筑起关税壁垒,中国坚持敞开大门、张开怀抱,举办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坚持“开门”而非“关门”、“拆墙”而非“筑墙”、“融合”而非“脱钩”,开放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希望和未来,也日益赢得世人认可。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劈波斩浪、驰骋深蓝;陆军某旅训练场,官兵随身携带无人装备指控系统,展开实兵训练;武警某部在建设智慧靶场、虚拟战场基础上,引进沉浸式模拟训练系统……各部队聚力向难攻坚、向新突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谋取竞争发展的新优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让山河破碎的中国陷入“一盘散沙”之困。日本侵略者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正是看准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裂痕”:学生罢课被镇压,工人罢工遭查禁,农民抗租被打压,各党派、各阶层在“合作”与“隔阂”间徘徊。
中方总导演表示,连续十多年举办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是贯彻落实两国元首战略共识的实际举措,是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是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实践。中国海军愿同俄罗斯海军一道,坚守大国责任担当,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