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立足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红线,对烈士陵园内纪念碑、纪念堂、英烈广场等纪念设施进行了维修加固,对园区内绿化、亮化及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智慧园区建设正在进行中。”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副主任杨华说。近年来,除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举办大型公祭活动外,陵园每年还接待60余万名前来祭扫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群众,充分发挥褒烈育人的阵地作用。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长沙7月19日电 (张雪盈)2025年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18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来自喀麦隆、南非、尼日利亚等16个非洲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青年项目骨干,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 中非青年在行动”主题展开交流研讨,90余名中外青年代表参加论坛。
每逢火把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县等地万人齐聚,祭祀祈福、火把狂欢。作为延绵千年的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为何能传承至今并成为中国西南多民族共同的节日?在价值层面与世界其他地区以火狂欢的习俗或节庆有何异同?近日,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兴发接受“东西问”专访,对比进行解析。
在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社会活动,其价值理念各不相同。在彝族文化中,火既是神圣的祭祀对象,也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这种双重属性使得彝族火把节兼具泛神性与世俗性,而需全族参与的火把节祭祀、祭火仪式则以集体活动为核心,强调民族凝聚力。西方节日则多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在个人信仰与力量的主导下,人们才有勇气赤脚在燃烧的木炭上奔跑、舞蹈。
“几人拍几份,发我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日期,联系电话就可安排预约,暑假到了,我们在逐渐涨价,越早下单价格越合适。”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注意到大量“黄牛”发布类似的文案。
“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共交付了5000多台机器人,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公司董事长宋育刚介绍,为了保证产能跟上订单增速,下半年公司将建立5G无人工厂,从制造到打包的全流程都将实现自动化。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前5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