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天的某个下午,门诊进来一家三口,告诉我她家大女儿吃坏了东西,现在呕吐、腹痛,她们估计是食物中毒了,一家人全都呕吐、腹泻。我被家长的说辞带偏了,最近柯萨奇病毒性胃肠炎流行,全家感染也非常常见。在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孩子妈妈面颊绯红,就随口问了一声:“家里用什么做饭的?”家长说:“我们用的煤气,刚才发现煤气开关没关紧,但肯定不是煤气中毒,家里一点味道都没有,肯定不会中毒的。”为了保险起见,我再三劝阻她们给孩子做一个碳氧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显示真的是一氧化碳中毒,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现实一次次给出答案:锤炼党性,最根本的就是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多年来,他组建社区绿化服务队,义务为居民提供养护咨询、绿植救治服务,参与小区树木遮挡治理、绿地微更新;他还走进老年大学、企业楼宇,开设花艺课堂、绿化科普讲座等,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把握“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辩证关系,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说立行”强调机遇稍纵即逝的紧迫感,“久久为功”则注重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中。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或是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短视行为,或是热衷于“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这些本质上都是政绩观错位的表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以“立说立行”的锐气抢抓机遇,又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夯实发展根基。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誓言,与深圳“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同样动人,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既要跑好百米冲刺,更要跑赢历史接力赛的执政哲学。
上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往往会将孩子留在户籍地。如今,得益于发展环境的改善,更多人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我们还要看到并积极应对这一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兼顾“内”与“外”,面子里子“两手抓”。重庆通过雨水花园等“海绵细胞”打造海绵城市,70%降雨就地消纳,雨后的新森大道不见积水,绿化带更显葱翠。在提升安全韧性上用实劲,潜心浇灌“看不见的根系”,才能托举起“看得见的风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坚持打造高质量基层公共文化空间,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满足广大群众对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向往。要因地制宜建设乡村礼堂、戏台、图书室、文化广场等设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氛围与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要推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校、闲置厂房等空间资源的优化改造,打造融合阅读、培训、演艺、娱乐、休闲等业态的新型“文化驿站”和“精神家园”。要鼓励文化空间与旅游、农业、商业、非遗传承等结合,发展特色文化体验、文创产品、小型展演等,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反哺文化服务。
在品尝过桥米线之外,参观电影《芳华》的取景地也是游客们来到蒙自这座边陲小城的一个原因:黄墙老车站、哥胪士旅馆、寸轨机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