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拍摄方式被称为“追焦摄影”,拍摄者也被称为“追焦摄影师”。随着近年来骑行文化的兴起,追焦摄影不仅成为一种独特的影像记录方式,也逐渐演变为收益可观的新兴职业。
“三招”中的“认路”,就是熟悉情况,了解实情。基层有什么实际困难、工作如何更好落地,到下面跑得多了,把情况摸透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施策。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围站在河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实训台前,专注观察该校教师田超演示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希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强调肝炎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家庭,只有提升公众对肝炎防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才能提高筛查率、诊断率和治疗率。”胡中杰提到,家庭是乙肝防治的重要阵地,乙肝防治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抗击乙肝是场“持久战”,长期坚持治疗对感染者和家属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是鼓励感染者克服心理负担、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的坚实基础。
胡中杰介绍,据测算,我国目前仍有约7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仅有59.8%的感染者知晓自身感染状态,在应治感染者中,仅17.3%的感染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这意味着,还有数千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不了解自身感染状,也未能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胡中杰表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降低我国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就要尽早从源头上把关设防,加强主动筛查、扩大治疗覆盖,推动患者早诊早治、应治尽治。
摩托车车主支先生表示,有追焦照片确实省去了自己拍照的麻烦,也为每次旅途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专属回忆。但他也坦言,每次看到追焦摄影师站在离自己很近的路边拍照时,内心多少会有些紧张。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胡中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乙肝防控仍然面临着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挑战。在乙肝防控方面应该筑牢三道防线,即成年人一生至少做一次乙肝筛查;根据需要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30岁以上或者有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呼吁每个家庭都积极行动起来,重视乙肝筛查,关注肝脏健康,践行早诊早治,携手共赴一个没有肝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