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与“乡”,融合发展“双轮动”。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对口帮扶弥合城乡鸿沟;黑龙江以县域经济为切入点,通过做强特色产业辐射乡村发展……念好“融”字诀,下活“一盘棋”,让田野接轨时代,让城市记住乡愁,双向奔赴促进协调发展。
“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以执法名义吃拿卡要等问题根源,就在于脱离了法治轨道。不尊崇法治,潜规则就会盛行,不良社会风气乃至腐败问题就会滋生。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增加约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增加22个。“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
推进区域一体化,不是同质化。抢抓人工智能机遇,浙江各地拒绝“搞内卷”,打出“特色牌”:杭州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宁波落子制造业领域,温州抢占数字安全赛道……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串珠成链。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要完成好这一任务,推动城市低效土地再开发十分紧迫、非常必要。
中国游的火热,离不开免签政策的推动,更源于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从TikTok上的城市风光,到移动支付便利化,世界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好奇心正在爆发。而像我们这样的“民间使者”,恰似一扇扇小窗,让外国游客瞥见真实、立体的中国——它既有古老的智慧,也有现代的活力。
本届“羊城八景”评选以向海而生的千年商都精神为魂,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为轴,在城市文脉传承与现代文明创新的碰撞中,构建起独特的文化战略坐标。这场跨越时空的评选,不仅是对城市景观的重构,更是对岭南文明开放基因的诠释,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人才是第一资源。精干高效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增强城乡基层文化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能力的“关键引擎”和“知识载体”,是实现城乡基层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建立发现、认定、扶持机制,重点培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退休人员等“文化带头人”和“文化志愿者”,给名分、搭平台、予激励,培养造就一批本土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要落实基层文化专管员配备标准与待遇保障,建立基层文化人才管理标准和奖惩规则,探索“县聘乡用”“乡聘村用”等模式,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激励和引导广大基层文化人才积极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要建立城乡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围绕政策理论、活动策划、组织管理、数字技术应用、艺术普及、非遗活态传承等核心能力,开展常态化、精准化、实操性培训,开阔基层文化人才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