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从高达100%的半导体进口关税,到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商品实施“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告“贸易战胜利在望”。然而,就在华盛顿庆祝“关税大限”如期执行之际,市场与政策观察人士却更关注接下来的另一个问题——美国准备好面对关税带来的全面挑战了吗?
德勤中国合伙人哈纪优对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实践,如果投资者为中国籍个人,一般需要就全球所得申报缴纳中国个人所得税,这里的全球所得就包括个人的海外投资收益。而且,很多海外投资收益都不适用免税政策。
利维:目前不清楚美国和以色列是否就各自追求的细节达成协议。大部分所谓的巴以和平进程,实际上是以色列内部协商、美国充当“(为以色列辩护的)律师”提出立场,很少与巴勒斯坦人进行谈判。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及典型案例。司法解释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用人单位按照行政机关的要求补缴后,如果用人单位已经把社会保险费以补助的方式,支付给了劳动者,可以要求返还。司法解释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2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4.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4%,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6%,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8%,衣着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6%,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5%。
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其基本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其中新增了“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内容。
马亮认为,司法解释的施行虽然对个人可能短期减少其实际到手的收入,但是长期会有利于其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相对来说,一些过去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人力成本,这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避免不注重员工福祉的企业“劣币驱逐良币”。当然,要关注这些企业的“成本转嫁”,将新增的人力成本要求员工承担。为此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畅通劳动者申诉渠道,加大用人单位违规行为查处惩戒力度。
与战争相呼应的,是近期震动全球的加沙儿童和以色列人质的“饥饿画面”。英、法、加等多国有意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美国部分共和党人开始转变对以色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