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穿梭于如梦似幻的光影世界,既感受到妈祖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验到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这正印证了谢有顺教授的观察——“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呈现面向未来的气质”,古老历史被青春力量与创新思维激活,奔向壮阔未来。
今年上半年入境澳门旅客逾19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9%。珠海市旅客同比增长高达57.0%。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旅客逾701万人次,增长25.7%。香港特区、台湾地区旅客分别达364万人次、4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及14.0%。
初到异国他乡,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带来不小挑战,但他很快适应下来,沉浸于数学世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交流探讨。在哈佛,他不仅提升了学术能力,也拓宽了视野。“我的同学们都很出色,能与他们探讨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他说。
记者细细翻看,书里记载着另一位“陈祥榕”的英雄事迹:1934年,曾任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第十三独立团政委的陈祥榕因叛徒出卖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陈祥榕拍案而起:“要杀便杀,何必多言。”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
同时,境外游客在华旅游的方式出现新变化,他们中的不少人对中国的高铁、机场以及城市中的时尚街区、主题公园等新型旅游资源和文化空间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对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充满好奇。这种旅游方式的变化也带来消费结构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境外游客将中国二三线城市作为目的地,通过自驾、自由行的形式来深度体验中国城市的生活品质,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进而感知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培育内生型基层文化发展新业态,既是实现基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也是优质文化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关键举措。要孵化培育基层文化组织,大力扶持扎根社区、乡村的文艺团队、文化合作社、志愿者协会等自发性文化小组,提供孵化、注册、能力建设支持,推动民间文艺团体、艺人等兴办农村书社、艺术团,开展文化活动。要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传承,结合本土优势资源,打造本土乡村文化产业,树立自身的文化特色品牌,形成“文化+旅游”“文化+民俗”等文化产业新形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挖掘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材料和工艺要素,积极开发辨识度高、代表性强的文化产品,不断增强生产优质文化资源的内生动力。
什么花好看且适合户外花箱种植,怎么搭配和谐且符合街区气质?背后都有讲究。上海静安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养护管理部经理朱道义,和花草打交道30多年,熟稔其中的门道,中心城区不少绿化景观都出自他的手笔。
为此,合作社与湖南农业大学对接。学校在大通湖区开辟试验田,开展再生稻的品种鉴选、机械化种植、精量施肥、无人机植保等创新试验。在吴俊、杨华、唐启源等导师带领下,梁毅和师弟师妹边搞科研,边将实践检验过的优势再生稻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向有经验的农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