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宋代诗人方回对大暑时节又湿又热的天气发出无奈感叹。为应对三伏天的酷热,大暑节气民间流传着各种特色消暑习俗。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的人们会饮伏茶、吃伏姜,来祛除体内的湿热。福建、广东等地的人们会将仙草晒干后与米浆一起煮熟,冷却后制成冰粉,让苦夏多一份甜蜜的味道。在华北、黄淮的一些地方,有喝暑羊的习俗,人们会将新收割的麦子制成馍馍,搭配一碗鲜美的羊肉汤下肚,浑身通透、神清气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户外领队、越野赛组织者张健说:“爬山时要倾听身体的声音,量力而行;如感不适或时间不足,及时下撤。”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三、审慎出海。近日泰南和芭提雅及附近海域风浪较大,请合理规划游玩行程,审慎参加跳岛游等出海活动。海滩、码头插有红旗或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切勿下水或出海。参与涉水项目务必全程穿戴好救生设备,如遇突降暴雨应立即远离风暴区域。警惕离岸流,结伴同行,照顾好同行老人和未成年人。
更加注重促进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链博会创造性提出“链主企业+配套集群”的合作模式,促进全球产供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拓展全球产供链合作的广阔天地。
6月16日,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于大连起航。此次活动“新红专”轮以郑和船队起锚地江苏太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泉州、海南自贸港为关键节点,打造了一场贯穿古今、连接中外的航海文化盛宴。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作为尚赫公益的基石与创举,该项目宛如一条充满爱心的纽带,携手优秀品牌经营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援建学校、捐助困难儿童的暖心行动。其标志性成果是以 “尚赫与捐建人联合冠名” 形式创建的264所尚赫公益小学,这些小学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项目内涵早已从最初单纯的校舍援建,如同灵动的溪流,逐渐延伸至图书捐赠的知识补给、师资培训的能力提升、奖学金设立的激励奋进及 “尚赫公益季” 等多元化的长期关怀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让乡村孩子的梦想之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