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海洋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回暖复苏,我国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取得系列突破,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山东青岛交付运营,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广东江门下水,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交付,自主设计建造的36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号投入运营。
高温煎炸、大火爆炒时,油脂和食物分解会产生大量PM2.5颗粒及挥发性有机物(如丙烯醛、苯并芘等)。这些物质被吸入后可能引发肺部炎症,长期暴露可能损伤呼吸道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体感变化是市民关注的焦点,立秋后体感是否会从“闷热”转向“凉爽”?董新宁表示,数据显示7月中旬至9月上旬,全市空气湿度平均值低于75%,相对干燥;9月下旬后湿度才会升至80%以上,因此立秋前后体感上仍将维持前期的干热或闷热状态。
舞剧《英歌》出品自广州歌舞剧团,钱鑫、王思思担任总编导。作品以近两年火爆出圈的中华非遗文化“英歌”为载体,结合现代舞台艺术,讲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家族传承故事。舞剧《英歌》从“英歌”引出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元素,使《英歌》不仅仅是“英歌”,也是情感、精神的传递和传承的象征。
当前,部分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群体设置消费陷阱现象层出不穷,且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8月6日,中消协发文,涉及前述投诉热点、典型案例。老年消费陷阱频现成为投诉热点。中消协称,一是互联网宣传诱导陷阱。一些无良商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点击,随后跳转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收取“会员费”。二是线下会销欺诈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销”“免费赠送”或“健康讲座”的幌子,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进行营销,向老年人兜售“三无”产品、劣质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称的假冒产品,并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进行销售。三是直播虚假宣传陷阱。一些不良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健康焦虑心理等特点,在网络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收藏品”、将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宣传为“包治百病”的神药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2024年,央行对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天津信唐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溆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债市违规机构开出千万元级的罚单,体现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
耳朵发闷、嗡嗡作响,不少人误以为是小事一桩。8月5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春丽在直播中紧急提醒:听力损伤正加速年轻化!“近年门诊观察发现,突聋已非老年人专利,门诊中年轻患者占比过半。熬夜、错误掏耳、滥用耳机、情绪焦虑等习惯,甚至用力擤鼻涕都可能让听力‘无声告别’。”
法律风险极高。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