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在天津举办,一场探寻中华文化根脉、展现文明交流互鉴魅力的文化盛宴拉开帷幕。津门讲“和合”,文明映中国。本次活动将以海河之畔为窗,以津门烟火为笛,向世界展现旧邦新命的文明图景,为世人演奏激荡共鸣的文明交响。这是天津的样子,是众多中国城市的样子,更是新时代“文明中国”的样子。
周边18栋商务楼宇与居民区的辐射范围,让学馆成为连接“工作圈”与“生活圈”的纽带。“儿童多是附近居民,年轻人以白领为主,连老年舞蹈队都有跨街道赶来的成员。”晓英介绍,学馆的3000余册藏书以国学经典和传统主题绘本为主,由区图书馆统一配送,支持借阅,而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则延伸了“阅读”的边界——在这里,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不仅是看书,还有节气课堂上的非遗手作体验,有“八雅”课堂上对茶道、花艺的尝试,有跟着老师诵读《论语》时对经典的感悟。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8日在乌鲁木齐组织开展“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魏敏在受访时介绍“一学院两基地”建设进展。
此次活动聚焦“河海津韵”“津非昔比”“美美与共”等多个维度,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到天津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从“朝发轫于天津兮”到“天子经由之渡口”,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港口,海河见证了天津的城市变迁。顶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迈向新高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津派文化和各方文化交流互鉴,展现出日新月异、海纳百川之姿。天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汇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彰显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
雁门关文化艺术馆馆长赵云飞介绍,“文化夜市”每日会安排3个至5个非遗表演,道情、戏曲与现代歌舞交替上演,同时艺培学校“小艺术家”们也会登台展示才艺。
唐调吟诵、非遗手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0多名学生在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爱心暑托班担任志愿者,结合专业所长开展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戚静介绍,同学们可以锻炼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还能收获志愿服务时长和一定补贴。
北京8月9日电 9日12时,中国水利部针对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5省(直辖市)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维持针对安徽、甘肃2省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