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涉密人员出国境期间,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工作纪律,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如遇特殊情况,回国后要及时如实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国家安全机关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和宽严相济的法律政策,对于在境外受胁迫或受诱骗从事间谍活动的人员,明确了教育挽救措施。
自2025年2月中旬开始,普陀党政代表团在一个月内密集走访了南京、无锡等沿沪宁七市,共同签署了沿沪宁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围绕产业协作、创新协同、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得到了各市主要领导的积极响应,在沿沪宁节点城市间搭建了“线上+线下”双轨联络机制,部分城市已经开展回访,就共建产业园区、科技联合攻关、文旅体合作等积极开展洽谈。
期间,国家安全机关在该单位开展《反间谍法》宣传活动,通过宣讲人员的普法阐释,王某逐渐意识到自己或许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联系上了当地的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机关执法干警的开导和教育下,他终于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了在境外被胁迫参谍的事实经过,并积极配合查明案情。
当日,记者探访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的榆中县第三中学安置点。该安置点接收了马坡乡马莲滩村的170余名村民。安置点提供的宿舍、被褥、热饭菜、饮用水、常备药品等物资,让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榆中县马坡乡的暴雨灾情同样严峻。“目前,部分村民已被安置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的酒店。”马坡乡旧庄沟村二社社长王名俊说,当时虽信号中断,但村民们也都互相跑步传话。从山洪发生至今他一直坚守岗位,带领村民推进安置工作。
针对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不少高校也出台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黑龙江工商学院针对脱贫、残疾等困难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落实“3次政策辅导+3次岗位推荐+3次谈心谈话”的“333”陪伴式服务模式,全程护航,托底安置。学校还自筹资金4.86万元,为93名困难学子发放求职补贴,将物质帮助与精神关怀相结合,把温暖送到学生心坎上。
拉萨8月9日电 (赵朗 卢鑫)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首届青稞产业发展大会于8日在拉萨市举办,为期两天。本次大会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联合主办,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拉萨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绿色发展·健康共享—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国家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正在通过政策的坚定护航与产业的积极协同,促进生猪市场逐步摆脱“大起大落”的周期困境,迈向“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