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弘看来,唯有扩大人民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扭转当前中欧关系的氛围。随着民间交往的深入,欧洲政治生态将逐步发生变化,政客在选票导向下作出政策调整,中欧关系就有望迎来转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对澎湃新闻表示,中欧双方的确存在一些误解,“欧洲人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中国仍在制造廉价和低质量的产品。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很多伟大创新不仅出现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出现在融资领域。”反过来说,在中国人看来“欧洲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或博物馆。欧洲有很多富裕的国家,但欧洲人在制药、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能力被低估。”
他表示,很多认知问题其实也是现实问题,要了解其他文化,一定要有相应的经历,“人是需要真正地流通的,这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总书记的话一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回忆起当时向总书记汇报油茶树种植和联农带农情况,陈世法激动地说,“这些年,我们始终在摸索如何把油茶产业做优做强。”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朗格表示,然而对他而言,协议的不对称已成定局。欧方为协议付出了哪些代价?关于协议仍然存在很多疑问。无论外界看法如何,对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欧洲议会需要得到答案。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